中国汽车出口量增长近5成,电动汽车加速进军欧洲

  发布时间:2025-07-09 12:07:4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德国联邦汽车运输局KBA)首次将中国制造商列入其官方数据。今年前7个月,超过7000辆来自中国制造商生产的汽车获得了德国车牌,市场占有率接近0.5%。德国贝吉施-格拉德巴赫应用科学大学独立研究机构“汽 。

德国联邦汽车运输局(KBA)首次将中国制造商列入其官方数据。中国洲

今年前7个月,汽车超过7000辆来自中国制造商生产的出口长近成电车加汽车获得了德国车牌,市场占有率接近0.5%。量增

德国贝吉施-格拉德巴赫应用科学大学独立研究机构“汽车管理中心”(CAM),动汽对28家汽车集团、速进约80个汽车品牌的军欧创新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方面得分极高。中国洲在CAM的汽车创新排行榜上,上汽和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位。出口长近成电车加仅次于大众、量增特斯拉和奔驰,动汽领先于宝马、速进通用汽车和现代。军欧

2021年,中国洲中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首次突破200万辆。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

咨询机构Inovev统计,上半年来自中国的汽车在欧洲的新车注册量为7.5万辆,预计全年将达到15万辆,较2021年上涨近一倍。

拉动中国汽车出口量猛增的正是新能源汽车,据海关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中,西欧市场占比34%,比利时是上半年从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数量最多的国家。

2022年刚开年,中国造车新势力小鹏便宣布正式进军欧洲市场。不仅造车新势力,上汽、东风、一汽、吉利等老牌中国制造商也纷纷进军欧洲市场。

就在8月,又有两家中国制造商宣布进入欧洲市场。8月1日,比亚迪宣布与欧洲最大的经销商之一Hedin Mobility进行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并将于10月交付。

8月9日,与埃米尔福莱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就魏牌和欧拉在欧洲市场的进口和分销达成战略合作,并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交付新车。

电动汽车已成为中国制造商打破出口局面的重要推动力。欧美日等经济体的汽车产业掌控了燃油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但中国制造商掌握着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尤其在产业链方面更具优势,所以中国制造商有机会在电动车上超过他们。

中国电池龙头企业和比亚迪已是全球前两大动力电动企业,其核心技术优势帮助中国电动汽车加速走向海外。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全球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分为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三。

相对较低的价格同样使中国制造商在欧洲市场获得了优势。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售价普遍低于5万欧元。而大多欧洲制造商当前的策略是重利润而非数量,使他们几乎不再生产小型车。而中国制造商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 Tag:

相关文章

  • 创下多个全球之最,这项中国“国家队”作品将现身卡塔尔世界杯决赛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11月20日,万众期待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在海湾球场举行,这是继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世界杯再度在亚洲国家举行,也是中东国家首次举办世界杯赛事。虽然在本
    2025-07-09
  • 俄总统发言人:普京从未反对与泽连斯基会晤

    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报道 据俄新社14日报道,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普京始终不反对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但前提依旧是相关文件已经准备好。佩斯科夫对记者说:“我们说过,总统原则上从来没有拒绝
    2025-07-09
  • 男子买别墅烂尾拒还贷款被银行起诉,法院:剩余贷款开发商还

    来源:时间视频 【#男子买别墅烂尾拒还贷款被银行起诉# 终审改判:剩余贷款开发商还!】#男子买别墅烂尾拒还贷款银行起诉被驳回#近日,浙江嘉兴。许先生在某楼盘购买一套别墅,向银行按揭贷款392万元。许先
    2025-07-09
  • 多国启动第四针甚至第五针接种,国内序贯免疫接种到底要不要打?

    来源:健康时报网健康时报记者 赵萌萌)据意大利药品监管局日前发布文件,4月12日起意大利开始为80岁以上老年人和60岁以上有风险因素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第四针。除了意大利之外,英国、以色列、新加坡、丹麦和
    2025-07-09
  • 为什么美联储对通胀失去了控制

    作者: 戚自科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启动新一轮加息,截至目前已经通过6次连续动作使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3.75%~4.00%,借此抑制通货膨胀。美国股市随之持续震荡,并在下跌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2025-07-09
  • 商务部:一季度我国吸收外资实现“开门稳”

    商务部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吸收外资同比快速增长,实现了“开门稳”。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37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按美元计为590.9亿美元,同比增长31.7%。高技术产
    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