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快评|上海逐步恢复公共交通,是压力测试也是考验
市委书记李强18日在长宁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疫线压力也考验要抓实抓细降新增、快评防反弹各项工作不放松,上海坚决做到拔点攻坚、逐步清面清源,恢复以更加细致扎实的公共努力为“控得住、放得开”奠定基础,交通奋力夺取大上海保卫战的测试胜利。
上海的疫线压力也考验城市公共交通即将恢复运营!据今天的快评发布会介绍,随着全市各区疫情形势的上海平稳,拟从本月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逐步轨道交通将首先恢复3、恢复6、公共10、交通16号线,地面公交优先恢复273条线路。
这无疑又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公共交通是一座城市的动脉,它的逐步恢复,也意味着我们熟悉的车水马龙的上海就快回来了。控得住、放得开,上海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无论是复工复产,还是逐步恢复公共交通,正如网友们在评论里所言,“一切都在好起来”。
当然,从整体来看,当前公共交通正处于逐步恢复的起始阶段,可能与大家的期待还有差距。许多网友也在询问,自家门口的地铁什么时候才能开通?有没有具体开通的时间表?
对此,大家还应保持耐心。这一回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恢复之所以要分“三步走”,就是为了更稳妥地推进工作。在确保防疫、运营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安排,更好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
这几天,随着管控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走出小区,外出购物、就医。街上行走的市民多了起来,许多商场、药店门口排起了长队,接下来,此前积压的生活刚性需求可能还会迎来集中释放。公共交通系统的恢复,在满足市民通勤的同时,也是一场意义重大的压力测试。
疫情防控常态化建设没有捷径可以走,必须坚定不移、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抓到位,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开展压力测试,就是在“控得住、放得开”上下功夫,为健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提供坚强保障。为此,上海正在车站、车厢等处广泛设置“场所码”“数字哨兵”,逐步构建健康出行、具备快速应急处突能力的公交系统。
今天的发布会也介绍了乘坐市内公共交通主要的一些防疫要求:一是市民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应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二是乘坐交通工具应主动扫描场所码。
上述防疫要求比之前更细致、严格,也会给市民朋友带来暂时的不便。但是,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积极配合。逐步恢复公共交通,是对城市的压力测试也是对广大市民的重要考验,大家多一点理解、配合,才能共同维护好安全、健康、有序的出行环境,筑起阻止疫情传播的牢固防线。
(责任编辑:时尚)
- 碧桂园莫斌流露一丝无奈:市场调整我们预判到了,但剧烈程度超出了预期
- 朔尔茨今访华,代表团挺“豪华”
- 石油王国沙特要造电动车了,宝马授权,富士康生产
- 中期选举前美联储再次加息,美媒:美国正在让世界难受
- 共建共享文明新风——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取得丰硕成果
- 苏州千亿医药产业是如何“长”成的?
- 马斯克据悉指示推特削减云服务,寻求每年节省超10亿美元基础设施成本
- 【新浪教育】瑞得福国际学校校长Stephen Pellerine:帮助孩子保持学习热情
- 破产传闻不断,苏宁苟活
- 网课遭网暴 谁来拧紧信息安全绳
- 国家统计局:10月下旬生猪价格环比跌2.5%
- 邦达亚洲:如期加息但释放鸽派信号 英镑失守1.1200
- 四川成都市:围绕重点环节 畅通物资供应
- 1—9月重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5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