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在中国尝试过无垃圾生活是什么样的
彭博社7月2日文章,美媒原题:在中国尝试过无垃圾生活是中国什么样的 过去6年,俞媛(音)一直在尽力过一种不产生任何不可降解垃圾的尝试生活。她去咖啡馆和餐馆会自备咖啡杯和筷子,过无她购买二手衣服且从来不订外卖。垃圾白天,生活什样她在北京的美媒一条老胡同经营一家出售日用品的小店。店内所有商品都不是中国一次性塑料制品,她也不为顾客提供塑料袋。尝试“虽然这不容易,过无但并非不可能,垃圾因为当中国还不发达时,生活什样每个人都曾过着低碳生活。美媒”30岁的中国俞媛说。
一次性咖啡杯 图源 视觉中国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尝试目标,“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是官方十大行动之一。但在实践中,让中国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选择并非易事。以购物为例。绿色和平组织的数据显示,所有网购货物2018年在中国产生了940万吨包装垃圾。虽然每年中国的主要电商平台都敦促卖家使用更多的可回收包装和更少的胶带,但过度包装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因为如果商品在运输期间被损坏,商家可能要赔钱。
在订餐平台上,虽然顾客现在可以选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但一些餐馆还是会给你加上。环保组织“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的项目顾问埃勒里·李(音)说,个人行动是可以推动企业做出改变的。自从订餐应用程序增加了顾客投诉餐馆强加餐具的功能后,他注意到更多商家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不幸的是,对于中国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来说,要找到大多数产品的碳足迹信息并不容易。电商平台正在努力改变,比如为一些节能家电添加绿色标签,提供一些空调、洗衣机等产品的排放信息。但对俞媛这样的人来说,这种变化实在太慢。她认为最佳选项就是少买。现在,她的衣服不超过50件;她在6年前就停止购买瓶装水;她估计自己过去半年产生的不可降解垃圾还不到0.5公斤。“我的生活方式有点像逆水行舟。”她说,“但我觉得没什么。只有每个人都做出一点努力,才能取得进展。”(王会聪译)
(责任编辑:热点)
-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世
- 涨停板复盘:沪指探底回升3100点失而复得 航运、能源板块大涨
- 普京:俄罗斯国防工业必须实现100%进口替代
- 借同学账户实施内幕交易!医药大白马原董事长被罚没95万元
- 央企“扎堆儿”雄安引发的蝴蝶效应
- 国家广电总局:今起使用国产电视剧片头统一标识
- 华为冬天里的华为云
- 专访惠誉评级首席经济师:触发美联储政策转向的条件或要到明年下半年后才会出现
- 买买买!“聪明资金”反手做多,最新动向曝光:增持这些龙头股
- 期市开盘:铁矿石跌超2% 苯乙烯、燃料油等跌近2%
- 最惨一周大跌近10%!这类银行理财,怎么了?
- 80倍PE靠蹭概念支撑,华宝新能与华泰联合是唯二赢家
- 小区投个充电桩,每月就能赚几千?千亿充电桩生意背后的盈利焦虑
- 上海海关:今年前8月累计出口船舶数量同比增长40%